帮你快速找医生

帕金森病患者做过毁损术还能做脑起搏器手术吗?

2020年04月13日 8146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63岁的徐女士,于15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下肢僵直,疼痛不适,遂前往当地医院就诊,考虑“骨膜炎”,给予药物治疗后症状无好转;13年前徐女士右下肢症状较前加重,并出现右上肢震颤、僵直,遂到当地市医院就诊,诊断为“帕金森病”,给予美多芭半片1/日,息宁半片,1/日口服后症状较前明显缓解;9年前徐女士右侧肢体症状较前加重,并出现左侧肢体震颤,僵直,遂前往北京某院就诊,诊断为“帕金森病”,加用泰舒达半片,3/日口服后症状较前好转;8年前徐女士在当地市医院就诊,诊断为“帕金森病”,行左侧毁损术,术后右侧肢体震颤及僵直症状较前明显好转。7年前徐女士因左侧肢体症状再次复诊,行右侧毁损术,术后出现行走困难,言语不清,流涎较多等不适,日常生活自理困难,后徐女士多次前往当地医院调整药物治疗,症状改善不佳,现徐女士口服美多芭3/4片,泰舒达半片,6/日,森福罗0.25mg 1/日,每次药效维持1小时左右,服用森福罗有幻听及幻视,今来我院门诊就诊,门诊以“帕金森病”收入院。

 

初步诊断:帕金森病

 

治疗经过:入院后积极完善各项检查及术前评估,徐女士诊断明确,手术适应症良好,术前检查无手术禁忌,徐女士及家属有积极手术意愿,后在全麻下行立体定向双侧脑深部电极植入术,术后临时体外刺激肢体僵直及运动迟缓症状较前好转,后在全麻下行胸部脉冲发生器植入术,术程顺利,术中术后徐女士无特殊不适反应。术后徐女士恢复良好,切口愈合甲级/I类。

 

出院情况:徐女士一般情况良好,神志清楚,精神状态良好,饮食睡眠可,大小便正常,一般活动良好,体温正常,手术切口愈合甲级/I类。医嘱建议,1月后来我科开机调理,当日停服帕金森治疗药物。

 

开机情况:徐女士本次住院考虑开启神经刺激器,入院后积极完善各项检查及评估,未发现开机禁忌,后开启神经刺激器,刺激器开启后无特殊不适反应,术后徐女士恢复良好,肢体僵直及行动迟缓较前明显改善。

 

王学廉教授指出:在脑起搏器治疗未出现之前,外科一直是采用毁损术治疗,是用电烧灼法破坏脑内功能异常兴奋核团,主要是苍白球和丘脑腹外侧核,以达到改善帕金森病震颤僵直症状的目的。但是,毁损术是一种破坏性、不可逆转的手术,病人远期效果不尽人意,且一般建议进行一侧,不能进行双侧,双侧并发症较多。

 

在脑起搏器治疗出现之后,毁损术逐渐被取代。因为脑起搏器治疗是一种可调节、可逆转、可发展的神经调控治疗,手术不毁损神经核团,只是使其暂时处于电麻痹状态,改善神经功能,神经核团麻痹的程度、范围可通过设定脑深部电极的电流、电压、频率及电极位置等多个因素来调节。在术后漫长日子里,还可随病情变化而不断调节,可以长期控制不断发展变化的帕金森病症状。脑起搏器治疗可做双侧,帕金森病患者中后期基本都是双侧症状,但行双侧毁损,容易出现严重的并发症。所以,脑起搏器的治疗优于毁损术治疗,做过毁损术的也可考虑做脑起搏器的治疗,刺激靶点不同,需术前评估。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