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疼痛病治疗的新进展----臭氧

2019年01月14日 8856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1839年,德国化学家Schonbein(1799~1868)在巴塞尔发表“电解水过程中阳极的气味”,将这种刺激性的气体命名为臭氧(Ozone)。1857年,Von Siemens发明了第一台臭氧发生器。直到1988年,意大利医生Verga开始应用臭氧注入腰大肌及椎旁间隙治疗腰腿痛。1998年,Muto等报道将臭氧注入椎间盘及椎旁间隙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有效率为78%。1994~2000年,Albertini报告6665例多中心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研究结果,优良率80.9%。淄博市妇幼保健院疼痛科靖刚

臭氧的理化性质及治疗原理

1、理化性质

臭氧是一种淡蓝色有浓烈特殊臭味的气体,极不稳定,在空气和人体组织中易分解为O2+ O-。与氧气相比,臭氧具有比重大、有味、有色、易溶于水、易分解等特点,常温下半衰期约20min。由于O-原子非常活跃,因而臭氧具有很强的氧化能力,该作用在瞬间完成,无长期残留。

2、治疗原理

(1)氧化髓核内蛋白多糖:髓核内的主要成分之一蛋白多糖带有负电荷,可吸引正电荷至髓核基质内,即具有固定电荷密度的特性。这一特性决定了髓核基质内离子的分布,使髓核基质产生高渗透压,是髓核含水量高达85%的主要原因。

臭氧注入椎间盘后能迅速氧化髓核内的蛋白多糖,髓核细胞膜和细胞内结构破坏,造成细胞变性坏死,细胞合成和分泌蛋白多糖的功能下降或丧失,使髓核渗透压降低从而导致水份丢失,髓核体积缩小。因此,有人将臭氧治疗椎间盘突出症这一方法称为臭氧消融术(ozone chemonucleolysis)。

(2)抗炎作用:突出的髓核及纤维环压迫硬脊膜、神经根及周围静脉,引起回流障碍,出现渗出和组织水肿。纤维环断裂后释放的糖蛋白和β蛋白等作为抗原物质,使机体产生免疫反应,形成无菌性炎症。臭氧可刺激氧化酶过度表达,中和炎症反应中过量产生的反应性氧化产物,拮抗炎症反应中的免疫因子释放,扩张血管,改善回流,减轻神经根周围的水肿。

(3)镇痛作用:突出的椎间盘组织可压迫神经根,刺激椎间小关节突、邻近韧带和椎间盘表面存在的神经末梢释放致痛物质(如P物质、磷脂酶A2等)产生疼痛。臭氧注射后可直接作用于神经末捎,并刺激抑制性中间神经元释放脑啡肽等物质,从而达到镇痛作用,这是臭氧治疗软组织痛的依据。

臭氧在临床中的应用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何晓峰等动物实验显示27.5ug/ml以上的O3-O2混合气体引起髓核组织的间质性水肿,细胞胞浆的嗜酸性变和细胞核的皱缩,出现髓核细胞退行变,髓核体积缩小。在术后第5周时,髓核内细胞结构消失,髓核基质被纤维连接组织替代,此时取得最好疗效。臭氧浓度在30-60ug/ml时髓核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变化,达到70ug/ml时则可能对周围组织产生刺激性改变而不宜采用。       2000年南方医院何晓峰教授将该技术引入国内,至2004年6月共   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450例,有效率75.9%。

目前臭氧注射治疗椎间盘疾患已经在临床广泛应用,全国各地医院正在广泛开展,臭氧注射椎间盘消融术是目前最安全的介入治疗,国内外资料记载人类应用臭氧多年以来尚未发现致残和死亡报道。另外臭氧本身具有消毒杀菌作用,具有创伤小、零感染、费用省、安全系数高的优点,

除此之外,臭氧还用于治疗骨性关节炎引起的滑膜炎、关节积液、关节僵硬疼痛、粘连性的肩周炎、软组织肌纤维炎、糖尿病皮肤溃疡等。

自2007年淄博三院疼痛科和影像科合作由北京301医院引进臭氧治疗技术开展至今共治疗各类疼痛病人超过2400余人次,其中腰椎间盘突出症600余例,颈椎病22例,膝关节炎超过1200余人次,背部软组织疼痛病800余人次,肩周炎200余人次,治疗有效率在92%以上。

臭氧治疗后的康复

颈、腰椎间盘突出症和腰椎术后失败综合症(FBSS)患者,术后卧床1天,下床后活动应循序渐进,注意应用颈领或腰围保护。1个月内以卧床休息为主,避免颈椎或腰椎剧烈运动;术后2~3个月,逐渐锻炼颈、腰部肌肉,逐渐增加脊柱的活动度;3个月后,达臭氧治疗最佳恢复状态,疗效优、良者恢复日常工作和生活,疗效欠佳者回医院复查。

骨性关节炎引起的滑膜炎、关节积液、关节僵硬疼痛、粘连性的肩周炎、软组织肌纤维炎的治疗后注意局部保暖,避免治疗部位过度活动和劳累,加强局部肌肉韧带的功能锻炼。

展望

医用臭氧用于疼痛病临床治疗虽然只有短短十几年的时间,但因其操作简便、安全、有效、经济、不良反应少等优点逐步得到医生和患者的欢迎。随着医患双方的认同度增高,臭氧注射这一绿色疗法必将为更多的疼痛病患者解除痛苦。

疼痛科   靖刚 周蕾 李娜

2012-03-23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