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健康饮食、适量运动、定期检查 做好这三点 让你远离肠癌

2017年08月15日 10680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喻春钊 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胃肠外科博士,胆胰腹腔镜专业博士后。江苏省第一批医疗卫生拔尖人才,江苏省十二五规划“兴卫工程”、十三五规划“强卫工程”医学重点人才,江苏省“六大高峰”重点人才,江苏省“333工程”重点人才、江苏省第三届“名医民选”百姓信任的医疗专家。主持国家及省部级课题10余项,擅长胆囊结石、胆总管结石、胃癌、肠癌、肝癌、胰腺癌等的微创手术及规范化治疗。


在临床上常常会碰到老人患有便秘、慢性腹痛,刚开始并没引起太多的在意,很多患者会自行或要求吃点药、挂挂水,往往症状稍能缓解,时间长了上述方法对其便秘、腹痛症状丝毫不起作用,患者反复犹豫或者医生多次动员下,才仔细检查发现原来已经患上了肠癌,而且已经到了晚期,失去最佳治疗时机,悔之晚矣。那么,肠癌都有哪些可能出现的症状?平时我们应该如何来预防?本期名家访谈栏目,我们请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普外科喻春钊主任医师来和大家谈一谈。


老人便秘、腹痛一年多 原来是患了肠癌


就在前段时间,救护车送来了一位九十来岁的老人王玉萍(化名)。据其家人介绍,老人近段时间便秘情况越来越严重,而且伴持续性腹痛、腹胀,症状逐渐加重,吃药、挂水均不能缓解,整个人一下就不行了,很快卧床不起,家属紧急打电话叫救护车送到医院。


喻春钊接诊后,仔细为老人进行了初步检查,并详细询问了老人家属患者最近以来的发病情况。“根据家属口述及一段时期看病的病历显示,其实从一年多前开始,老人就已经出现了便秘、慢性腹痛等症状,一开始是吃点药、挂点水,这些症状就能减轻。老人自己也没当回事,只是以为年岁大了,有点小毛病也很正常!”喻春钊介绍。


半年前,老人的病情比之前又加重了许多,腹痛更加频繁,便秘现象也愈加严重。直到这个时候,仍没引起重视,仍旧是吃吃药、挂挂水。直到上个月,老人出现了持续性腹痛,肠道停止排气、排便,肚子胀得像皮球,不能进食,恶心呕吐,整个人被折腾得瘦了十几斤,卧床不起,奄奄一息,十分危险,家人赶紧叫了救护车紧急送到医院。


当时紧急我给她安排了腹部CT,CT显示老人有严重的肠梗阻,结肠有一段不通。同时,还显示老人有肠壁增厚等现象,高度疑似是肠癌!”


由于老人年岁已高,心肺功能很差,手术风险系数极高,这种情况下手术做还是不做对我们医生来说都会是极大考验!”喻春钊称。

    

不过,喻春钊一直信奉前辈老师裘法祖院士告诫的,对待病人尽心尽力是从医者的必然。如今老龄化程度越来越严重,70岁以下的病人已经算年轻的了,而且父母在家在,如果一个老人过逝了,也许这个家永远就不可能聚在一起,作为医生如果患者家属能理解配合医生的工作,就必须尽全力去挽救患者的生命!

    

与老人的几个子女商量后,他们很快达成共识,给老人做手术。“老人的子女跟我们医生讲,如果妈妈不在了,可能大家平时都难得聚在一起了,一个大家也就散了!”喻春钊称。

    

为此,医院组织了呼吸、心脏、麻醉、重症监护等科室的专家为手术“保驾护航”。“手术很成功,从老人的结肠上切下了一个5-6厘米的瘤子,并为她修补了一处闭孔疝。经过半个月左右的住院继续治疗,老人现已回家休养!”


肠癌来临一般主要有“五大”信号

   

其实,这位老人在一年多前就已经出现了肠癌的迹象,要是当时就来进行全面检查,手术治疗,那预后的效果肯定是不一样的。可惜,有不少人都像这样,其实已经有了肠癌的一些症状,却没引起重视!”喻春钊惋惜地称。

   

那么,肠癌来临之前有哪些“信号”呢?普通市民如何早点发现呢?喻春钊称,肠癌来临一般主要有“五大”信号。


信号一:排便习惯改变

    

平时排便很规律,突然出现持续的便秘或腹泻,或一天要排三次大便,这种排便习惯的突然变化,都是身体出现了异常。


信号二:血便

    

血便也是疾病的标志,它有可能是痔疮,也有可能是肠癌,但其实两者出血有很大的不同。肠癌出血是肿瘤破溃引起的血管破裂出血,出血量较少,不会有喷射性出血的表现;而痔疮出血是由于粪便摩擦迂曲扩张的静脉而引起出血,可表现为大便后滴血,严重时有喷射状出血。


信号三:便秘与腹泻交替发生

    

便秘和腹泻一般不会同时出现,一旦出现,可能就预示大病。如果癌肿长在靠近肛门的位置时,会使肠道变窄,粪便难以通过,形成便秘;又因为肠道变窄,大肠为了让大便迅速排出,肠道活动加剧,所以也可能引起腹泻。


信号四:持续腹泻

    

如果只是轻微的肠炎,腹泻时间很短,服用药物后就能好转,但如果腹泻持续时间很久,那就有可能是肠癌,首先要做的就是去医院检查。


信号五:大便突然变细

    

平时大便较粗,突然大便变得很细,可能患上大肠癌了。因为肠道有肿瘤,所以会影响大便排出,大便排出时会变细,而且有一种老排不净的感觉。

   

其他像一些不明原因的贫血、腹痛,也要引起重视,可能也是肠癌的信号,应该及时去医院进行肠镜等检查!”


注意饮食、运动、检查 远离肠癌

    

其实肠癌是一种典型的‘富贵病’,与人们的生活条件和饮食方式有关,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适量运动,定期进行检查,一定程度上还是能预防的!”喻春钊称。

    

预防肠癌的发生,应培养合理的饮食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饮食上减少脂肪与红肉摄入,尽量少吃煎烤后的棕色肉类;荤素搭配,少吃油炸、腌熏、高脂肪的食物;多食用蔬菜、水果;适当增加运动量,工作确需长期久坐的话也要适时调整坐姿;保持规律的生活节奏,戒烟控酒;肥胖人群要多运动、少吃高热量高脂食物,控制体重。

    

除了注意饮食,进行适量运动外,高危人群最好定期进行肠镜的检查,以确保早查明早治疗!”喻春钊称。何谓肠癌的高危人群?首先,有肠癌癌前病变者,如大肠腺瘤、溃疡性结肠炎等患者。其次,肠癌高发年龄40岁及以上人群存在消化道症状,如便血、黏液便及腹痛者。第三,有结直肠癌及结直肠息肉家族史人群。

    

“大家在40岁后,应该每年进行肛肠专项检查!”喻春钊称。肠癌的自然史较长,从开始到发展到癌变阶段,时间跨度甚至在五年至十五年间,在这么长时间内,可以通过一些方法来进行防治。如果能及时发现还没癌变的腺瘤和息肉等,完全可以切掉,防患于未然。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