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儿童及青少年如何远离淋巴瘤?

2018年09月18日 9167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儿童及青少年如何远离淋巴瘤

由于环境污染和食品污染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淋巴瘤发病率不断上升,儿童、青少年的发病率上升更快。在我们病区淋巴瘤病人越来越多,儿童、青少年特别引人注目,一个又一个天真烂漫的孩子、一个又一个具有远大前程的中学生大学生不幸患上了淋巴瘤,让我们看了特别的痛心。河南省肿瘤医院血液科李玉富

淋巴瘤是个什么样的疾病

   淋巴瘤是原发于淋巴结或淋巴组织的恶性肿瘤。由于淋巴细胞是血液细胞,分布全身各个部位,因此恶变的淋巴细胞,也就是淋巴瘤细胞全身各处均可以出现。大约60%的淋巴癌患者首先发症状是颈部、腋窝及腹股沟等处的表浅淋巴结肿大,不痛不痒,开始时可能是单一淋巴结肿大,慢慢的数目增加,且越肿越大。淋巴瘤还可发生于纵膈、腹腔等处的淋巴结,也可发生在肺部,乳房,肝脏,肾脏、骨骼、大脑、皮肤等各个结外脏器,发生于不同的脏器可引起相应的症状,如发生于胃、小肠或大肠则可能有腹胀、便血、呕吐、腹痛等消化性溃疡或胃肠机能障碍的症状;若淋巴瘤侵犯骨髓,则可能产生脸色苍白、发烧、出血等血液病的症状。有些病人还可以出现皮肤瘙痒、发热、盗汗、体重减轻等全身症状。根据病理分型可分为霍奇金淋巴瘤和非霍奇金淋巴瘤两大类,其中非霍奇金淋巴瘤占80%以上,在儿童及青少年患者中不但以非霍奇金淋巴瘤为主,而且高度恶性占绝大多数。

淋巴瘤目前的发病情况怎么样

    近年来,淋巴瘤的发病率在不断上升,根据Lugano国际淋巴瘤会议报道的数据,全球每9分钟就有1个新发病例,根据去年上海世界淋巴瘤宣传日公布的数据,其发病率为3.5人/10万,我国每年新发病例约4.5万人,在恶性肿瘤发病率排名中,男性占第9位,女性占第10位。这种肿瘤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其中儿童发病率更高,在儿童恶性肿瘤中位居第三位。淋巴细胞属于血液细胞,增殖非常快,受环境地影响也比较大,所以近几年淋巴瘤的发病率上升很快,大概以每年4%的速度上升。因此该病已经成为影响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对儿童及青少年的危害更为突出。

淋巴瘤的诱发因素可能有那些

  与其他肿瘤一样,其发病是多方面的,目前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

化学因素:空气污染,水源污染,食品污染,室内装修污染等。同时,经常接触化学物质的人也容易发病,特别是接触含苯类物质。

   物理因素:即日常生活环境中到处可见的辐射,电脑、手机、电视机、微波炉、电磁炉等。临床发现有一些低龄肿瘤患者中,具有长时间密集上网的经历。

病毒、细菌等感染:目前知道的有EB病毒,艾滋病病毒,幽门螺杆菌等。一些人感染病毒后,细胞发生基因突变,导致发病,如感染艾滋病病毒的人群得淋巴瘤的几率就很高。

   心理压力:当今社会竞争愈加激烈,学习,工作,处理人际关系等方方面面的事情都要去应对,因此人们普遍压力都很大,而长期下去必然造成一个心理上的紧张和焦虑。如果这种状态不能得到很好的缓解,机体免疫功能下降,容易发生淋巴瘤。

   饮食的不均衡:现在有很多人微量元素如锌,以及维生素的摄入不足,再加上长期大量的吃白米白面,肉类,而远离了粗粮,蔬菜和水果,导致营养摄入不均衡,从而导致免疫力低下,也是癌症的发病原因之一。

   家族聚集性:我们有时会看到这种现象,一个家庭里有多位亲人发生肿瘤,有的是同一肿瘤,有的是不同的肿瘤,但这也说明,肿瘤确实存在家族聚集现象。这可能与遗传因素、生活习惯、生活方式、生活环境相似有关。因此,肿瘤患者的子女也应提高警惕,定期体检。

儿童及青少年预防淋巴瘤应特别注意什么

   、虽然儿童及青少年淋巴瘤与其他年龄段人群的淋巴瘤的诱因基本上是一样的,针对这些因素都要进行预防,但是,儿童及青少年预防的侧重点是不一样的。对于儿童及青少年来讲,要特别重视以下几方面的预防。

   室内污染的预防:众所周知,年轻人结婚都想住新房,新房都是刚装修过的,污染往往很严重。建议一方面要选择环保的装修材料,另一方面房子装修后空置通风时间长一些才入住。入住以后也要经常开窗通风,即使在孕妇坐月子期间也要经常开窗通风。

   辐射的预防:准妈妈尽量减少使用手机、电脑,尽量减少在微波炉、电磁炉旁边逗留的时间。婴儿尽量避免在电视、电脑旁边长时间逗留,尽量避免玩耍手机。16岁以下儿童尽量避免使用手机,避免长时间使用电脑。

   营养不良的预防:一部分小学生喜欢吃些外卖的小吃或袋装的小食品,这些食品除了存在食品安全隐患以外,还导致水果及正餐摄入量减少,造成营养不均衡,免疫力下降,进而导致淋巴瘤发生率增高。部分住校的学生,包括大学生,饮食的随意性太大,偏食严重,同样造成营养不均衡。

  病毒感染的防治:经常熬夜、营养不均、学习压力过大、缺乏运动多种因素导致免疫力下降,容易导致病毒的反复感染或经久不愈,特别是EB病毒感染,有可能诱发淋巴瘤。

   一方面要求通过一系列措施来改善身体状况,另一方面,如果发生病毒感染,特别是EB病毒感染并导致淋巴结肿大时,要尽快控制感染,防止病毒感染迁延不愈情况发生。

    总之,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淋巴瘤的发生率越来越高,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劲敌之一,也引起了人们的高度关注。希望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普及淋巴瘤的预防知识,落实预防措施,降低淋巴瘤的发病率,特别是希望把儿童及青少年淋巴瘤发病率上升猛的势头尽快降下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