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上消化道出血、多次复发肝癌患者,治疗后生存超过二十年

2023年02月02日 470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北京的孔女士,今年65岁。2001年,43岁的她因乙肝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引起上消化道出血,到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治疗。当时我还在人民医院肝胆外科工作,和上级大夫以及其他同事一起,给她做了脾切除及食管胃底周围血管离断术,即断流手术。

2007年8月,随访检查发现其肝脏右叶(VI段)有一小肝癌,我仍是她的主管医生,在人民医院给她做了肝部分切除术,术后密切随访。

5年后,即2012年,在定期随访中发现其肝左外叶靠近镰状韧带处,又出现了一个新病灶,考虑为肝癌复发。当时在人民医院,我所在治疗组的微波消融技术已比较成熟,于是我和同事给她做了B超导引下经皮穿刺微波消融治疗,创伤比手术切除要小很多。

术后仍定期随访,期间病人也出现不少小问题,如慢性肝炎导致的转氨酶升高等,有时会找我诊治,但多数情况下都是请人民医院的同事给予处理。

又过了10年,到了2022年下半年,多次化验检查发现,病人血液中肿瘤标记物——甲胎球蛋白(AFP)轻度升高,提示又有肝癌复发,但做了各种检查一直没有找到肝脏新发病灶。直到12月初,再次做MRI检查时,终于在被称为DWI的特殊序列上,发现肝左外叶有一个直径约1.2厘米的新发肝癌病灶(图1)。


基于多年来医患间建立的相互信任,病人来到北京世纪坛医院寻求帮助。考虑到病人的整体状况,且病灶较小,因此我和病人商讨后,仍决定通过微波消融来消除这个病灶。

12月23日,在B超导引下,按照事先规划好的经皮穿刺路径,我和同事对这个新发病灶实施了微波消融治疗。术后第3天复查MRI,确认病灶及周围的部分肝组织已被完全灭活,其总体消融范围,与一个局部切除手术相当(图2),但创伤要小得多,甚至远小于腹腔镜肝部分切除术。术后病人很快就回家过年了。


春节刚过,病人来复查,MRI检查发现消融灶处没有任何肿瘤复发迹象,AFP也已完全恢复正常。为预防肿瘤复发,我们建议病人开始服用靶向药物仑伐替尼,暂时未出现相关不良反应。

总体而言,这个病人是不幸的,乙肝后的多种远期并发症,如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脾亢、食管胃底静脉曲张伴破裂出血、肝癌以及多次复发都出现了。但她又是幸运的,由于她对医疗团队很信任,并且依从性很好,十分配合我们基于全生命周期照护理念为她制定的诊疗安排,因此,才能一次次逢凶化吉,获得了具有较高生活质量的长期生存。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