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胃病,三分治七分养,让胃更舒服!

2023年10月30日 674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胃病是临床常见病,胃病的防治直接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胃病的常见症状和胃病的诱因,在此基础上详细说明胃病的防治和调理办法,包括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治疗、适量运动、饮食习惯的调整、保持良好的心理情绪、穴位按摩及食疗养胃等。

  本文向读者科普了胃病防治、调养的相关知识,增加了读者对胃病的了解,有助于指导患者和家属进行日常治疗和自我调养,这对于控制病情,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胃病,三分治七分养,让胃更舒服!

胃是人体重要的粮草补给站,要储存食物、消化食物,提供整个机体运转所需的能量,一旦胃出现问题,就会影响其他器官功能,降低生活质量。如果你感到胃痛、反酸、腹胀、消化不良,这是胃发出的求救信号,来看看胃最怕什么,最喜欢什么,让胃更舒服,才能在生活、工作、学习中保持充沛的精力。

一、什么样的症状提示胃出现了毛病?

普通人如何快速识别胃病?胃病是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包含的范围很广,有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糜烂性胃炎、十二指肠溃疡、胃溃疡等。我们只需要识别出常见特征症状,比如胃疼、反酸、打嗝、烧心、胸后痛、口臭、食欲差、饭后腹部胀满、恶心呕吐、腹泻、腹痛等等,早期识别,尽早干预方能遏制胃病进展,提高生活质量,预防癌变。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胃病在人群中发病率高达80%以上,各个年龄段均有可能发病,随着年龄增长,发病率逐渐增高[1]。男性多于女性,且容易反复发作,迁延不愈,进一步可能发展成为胃癌,胃癌发病率位列恶性肿瘤前三位,每年死于胃癌患者高达数十万。

二、哪些原因会导致胃病?

胃病病因复杂多样,免疫、疾病、饮食、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相互作用,共同影响。

1、幽门螺杆菌感染,是慢性胃炎最常见的病因[2]90%以上的慢性胃炎患者都有至少1次幽门螺杆菌感染史,反复感染会加速胃粘膜萎缩,甚至导致癌变。

2、自身免疫因素,部分患者发病与免疫因素有关,较为少见,此类患者血清中能够检测到相关壁细胞抗体。

3、药物原因,非甾体类抗炎药,如阿司匹林、吲哚美辛抑制胃黏膜前列腺素的合成,长期或大量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会破坏胃黏膜屏障。

4、物理因素,浓茶、酒精、咖啡、过冷过热或过于粗糙的食物摄入,会对胃粘膜反复损伤;烟草中的尼古丁长期摄入也影响胃粘膜的血液循环。

5、各种原因所致胆汁、胰液或者肠道反流均可破坏胃黏膜的屏障。

6、其他诱因:不规律饮食如暴饮暴食、酗酒、抽烟、精神压力、细菌、病毒感染因素等都可诱发慢性胃炎。

三、已经发现胃病,如何调护?

如果已经出现严重影响正常生活的胃病症状,需要及时就医,完善胃镜检查,排除胃出血、溃疡或者胃癌,定期复查预防癌变。幽门螺旋杆菌也是必须排查的项目,一旦发现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立即规律根除HP治疗,家庭成员需一同检测有无感染。对于正在使用非甾体类抗炎患者,尤其是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应高度警惕药物所致胃病,如有胃痛或者出血症状须及时就诊。

胃病素有三分治,七分养的说法,除了药物治疗,更重要的是在于平时的的养护。我们的胃是一个每时每刻都在辛勤工作的器官,消化道黏膜每天都要与摄入的食物摩擦,容易受到损伤,即便消化道的上皮细胞具有很强的再生能力,也需要懂得保护自己,避免对消化道黏膜的持续损伤。针对导致胃病的病因及诱发因素,我们拿出对应的调护措施,改善胃肠功能。

1、预防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在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早期,多数患者没有任何的症状,因此识别困难,而且目前也没有有效的疫苗可以预防感染。幽门螺旋杆菌传播途径为消化道传播,粪口途径传播,也可通过亲密接触如口对口喂食传染。所以应注意个人卫生尤为重要,做到饭前便后勤洗手,不喝不干净的水、不吃不干净的食物,食物必须彻底煮熟,提倡使用公筷,使用独立的碗筷。儿童抵抗力差,尤其需要做好防护,大人在喂养的儿童的时候,必须喂食前洗净手,给孩子准备专用的餐具,以减少幽门幽门螺旋杆菌传染的可能。

2、适量运动,饭后适量活动可以加强肠道蠕动功能,增强胃消化能力。提倡食物多元化,不挑食偏食,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全方位补充维生素及各类营养物质,努力增强免疫力。

3、避免胃食管反流,出现剧烈的胃痛、胸骨后疼痛、烧心感时除了服用抑酸药、促进胃动力的药物,平时体 位调整是最有效方法,避免剧烈运动、少食多餐、餐后保持直立、抬高床头可以有效减少反流发生;睡前不进食可以适当减少夜间食物刺激胃酸分泌。

4、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规律饮食,三餐规律,避免暴饮暴食、过度饥饿、过食生冷,少吃粗糙、刺激性强的食物,避免喝咖啡和浓茶、长期饮酒及抽烟,减少对胃粘膜的刺激。细嚼慢咽,尽量让唾液与食物充分搅拌,既可而帮助消化,还能对胃黏膜产生保护作用,咀嚼时间足够长,胃的消化负担就要小一些。多饮温水,可以温养脾胃的阳气,才能有动力消化食物,尤其是早起一杯温开水,可以补充水分,促进肠道蠕动缓解便秘。

5、保持自己的心情愉悦舒畅。中医认为心情抑郁、焦虑可导致胃痛、胃胀,现代研究发现精神心理刺激可引起胃壁血管痉挛性收缩[3],参与胃病的发生进展,消除忧虑、心情愉悦有助于减轻身体和心理压力,降低肠胃负担。

6、穴位按摩及食疗养胃。中医肚腹三里留指的是足三里穴位,按摩足三里有显著的调理脾胃、补中益气功效,适当按摩、艾灸该穴,可缓解胃胀痛、促进食欲。养胃食疗选用小米粥、山药粥、红豆薏米粥、白萝卜、胡萝卜等,补充营养,而且能够修复受损的胃部黏膜,提升胃部的吸收消化能力。

参考文献

[1] 房静远,邹天慧.对慢性胃炎的再认识[J].中华消化杂志, 2021, 41(Z1):12-16.DOI:10.3760/cma.j.cn311367-20210705-00369.

[2] 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消化整合医学分会. 成人幽门螺杆菌引起的胃炎中西医协作诊疗专家共识(2020,北京)[J]. 中医杂志,2020,61(22):2016-2024. DOI:10.13288/j.11-2166/r.2020.22.019.

[3] 鞠静怡,孙晓敏. 精神心理因素与炎症性肠病的关系[J]. 胃肠病学,2020,25(3):183-186. DOI:10.3969/j.issn.1008-7125.2020.03.011.


本科普系本人原创,若需要转载,请联系本人,并注明本人原创,保留追责权利!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