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痔疮”治疗问答

2018年07月20日 4514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肛肠疾病的常识

1,为什么说肛肠疾病是常见病、多发病?临床上肛肠疾病的发病率是不是很高?

    临床上肛肠病的发病率很高。而且整个肛肠病中以痔疮的发病率最高。所有,老百姓一提起肛肠病就会想到痔疮,其实,肛肠病的种类很多, 南通市中医医院肛肠科陆杰
    肛肠疾病是指包括肛门、直肠、结肠病的总称,是日常生活中的常见病、多发病。在我国人民中"十人九痔"的俗语,足以说明问题。肛肠疾患男女均可罹及,成人及婴幼儿均可发病,而且女性的发病率更高,尤其是妊娠期的女性,全国普查资料表明,成人的肛肠疾病发生率约为60~75%,其中农村成人发病率比城市成人发病率更高。虽然较少危及人的生命,但病情较重者,却常常影响正常工作和生活,即使病情较轻者,也要不时地忍受疾病的痛苦。有些婴儿患了肛肠病,不仅影响发育成长,并给其父母造成很大的负担。因此我们要重视肛肠疾病的预防工作。

 

2,哪些疾病属于肛肠科诊治范围?


    肛门、直肠、结肠的各种疾病均属于肛肠科诊治范围。常见的肛门直肠病有内痔、外痔、肛裂、肛瘘、肛门直肠脱垂等;结肠病有溃疡性结肠炎、结肠息肉、结肠肿瘤等。此外,如肛门湿疹、瘙痒症、尖锐湿疣、各种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也属于肛肠疾病范围

3,为什么女性比男性易患肛肠疾病?
在全国18个省、市、自治区的普查中发现,女性比男性发病率高出13.1%。

为什么妇女患肛肠病较多呢?

 

    这是因为(1)妇女在生活过程中,骨盆脏器受压迫和血流受阻的机会较多,不断造成骨盆器官充血和瘀血,影响血液循环,直肠受到压迫,这些都是诱发肛门病的因素。

(2)经期和孕期能使肛门负担加重,有些妇女在月经期或妊娠期,常出现排便困难和间隔时间延长,每2~3天排便1次。

(3)在妊娠后期,因胎儿增大压迫直肠,除了排便困难之外,同时使直肠肛门静脉血回流发生障碍,这样不仅容易发生痔,并且可使原有的痔进一步加重。

(4)产褥期的发病机会较高,产妇分娩后,由于腹腔空虚,便意感变得迟钝,加上腹壁松弛,活动减少,排便无力和排便困难的症状增多,结果强力排便就会损伤肛门直肠,引起肛肠疾病。

(5)除上述妊产妇女外,妇女到了更年期,全身肌肉变得松弛无力,与肛门功能有关的组织如括约肌、肛提肌、耻骨直肠肌等同样变得无力,与此同时,妇女更年期往往出现内分泌与神经功能失调,使人烦躁,有排便感而又便不尽的感觉,造成频繁去厕所的现象,也是诱发肛肠病的因素。

 

4,女性的生理特点造成了较高的肛肠疾病发病率。那么常见肛肠疾病还与那些与哪些因素有关系?
   

    肛肠疾病的发生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归纳起来可分为内因、外因二大类。
内因:
(1) 解剖因素:肛门直肠部有大量特殊性结构,如肛门隐窝、肛门腺、肛乳头、直肠瓣和特殊的血管构造。直肠静脉中缺少静脉瓣,血液易于瘀积。门静脉系和腔静脉系在直肠下端,有许多静脉丛和吻合枝,静脉壁薄弱,对压力的抵抗力减低,直肠粘膜下组织疏松,有利于静脉扩大曲张,容易形成痔。

(2)遗传因素:例如因遗传基因的缺陷,可产生多发性结肠息肉病等遗传性肛肠疾病。
(3) 胚胎发育异常因素:肛门直肠部是人体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内胚层与外胚层相互融合而成,如发育过程异常,可在肛门直肠部产生许多先天性肛肠疾病,如先天性无肛症、先天性直肠阴道(尿道)瘘、先天性巨结肠等。
外因:
(1) 不良的排便习惯:上厕时下蹲位看书看报,造成下蹲和排便时间延长,容易造成肛门直肠内瘀血而诱发疾病。上厕时吸烟能缓冲大脑的排便反射,极容易造成便秘。排便时用力过猛,一些人不管排便感受是否强烈,盲目不停地猛力努挣,只能使直肠肛门和盆底肌肉增加不必要的负担与局部瘀血,导致疾病发生和发展。
(2) 排便异常:腹泻和便秘均是肛肠疾病的重要发病因素。便秘是最大的祸根,直肠内长期滞留有毒物质不仅可诱发直肠癌,且粪便堆积,影响血液循环。用力解出干燥粪块,必然会使肛门承受较大压力,产生瘀血、胀肿、裂口等一系列病理改变。腹泻常是结肠疾病的临床表现,腹泻也能使肛门局部感染机会增多,产生肛窦炎、炎性外痔、肛周脓肿等疾病。
(3) 饮食因素:日常生活中,饮食规律或饮食品种难免发生改变,这是很自然的。如食物质量的精粗,蔬菜种类的改变与量的增减,蛋白质、脂肪、淀粉、纤维素等含量的多少,水分摄人情况,都能直接影响粪便成分,引起肛门直肠疾病。长期饮酒或喜食辛辣食品的人,因酒和辛辣物可刺激消化道粘膜,造成血管扩张,结肠功能紊乱,肛肠疾病的发病率明显上升。全国普查资料说明,喜食辛辣者其发病率为61.6%,喜饮酒者其发病率为64.6%,均明显高于总的发病率。
(4) 职业性因素:长期站立或久坐。因直立或静坐姿势,肛门直肠居人体下部,痔静脉回流不畅。
(5) 慢性疾病:如长期营养不良,体质虚弱,引起肛门括约肌松弛无力。长期患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由咳喘造成腹压上升,盆腔瘀血。慢性肝炎、肝硬变、腹泻、结肠炎等均是肛肠疾病发生的诱因。故在预防中应注重病人的全身状态,采取合理有效的预防措施。

 

5,便血是肛肠疾病最为常见的一个症状,那么是不是出现便血就说明患了痔疮?

 

    不是这样的,便血是痔疮的一个症状,但是出现便血不一定是痔疮,如息肉、放射性直肠炎、便秘等都有可能便血,特别要提醒大家的是,直肠癌也可能便血。所以有些人认为有点便血没关系,实际上是非常危险的。作为专科医生首先是要把痔疮和直肠癌鉴别开,痔疮的便血是鲜红色的,而肿瘤的便血往往带有下坠感,有黏液,是暗红色的.,实际上,大约85%的直肠癌病人通过简单的指诊得以诊断,因此,出现便血应该及时去医院检查,以免贻误病情,这样的教训有很多。

  

关于防治

 

1,痔疮作为常见病,在防治上也有很多说法,有一种看法认为:痔疮人人有,治不治无所谓,是这样吗?

  有这种看法的人确实不少。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了,出现了一些新的情况,如饮食结构的改变,许多人越来越缺乏运动,肛肠疾病的发病很高,如果你出现不明原因的便血,或是经常性的便血,或是伴有其他症状如疼痛,脱出,肿胀,这就应该引起注意了,出现上述情况就说明需要就医了。因为专科的疾病实际上涵盖了痔疮,脓肿,瘘管,息肉,直肠脱垂,肿瘤等等二三十个单病种,病人有时会把肛肠疾病都看作是痔疮,有些高位的脓肿,肛瘘,甚至是肛门会阴坏死性筋膜炎常常延误了诊治,使得临床治疗变得更复杂也更麻烦。


2还有一个问题也是病人非常关心的,那就是痔疮能根治吗?有哪些治疗手段呢?

  实际上这个提法并不妥当,从肛肠专业角度来来讲肛门是功能性器官,痔是人类特有的疾病,痔疮的发生是一个综合性的因素,因此我们认为所谓根治的提法不太准确,应该着眼于临床症状的治疗。

介绍肛肠科常见的治疗方法,可以帮助了解治疗上的要求和目的:。1、注射疗法:硬化与枯脱注射适用于III期内痔,消痔灵尤对出血有效;适应症还包括小儿直肠粘膜脱垂、成人直肠粘膜内套叠等.2、物理疗法:电容场微创治疗,特点是定向性好,作用处短时间内即至干结效果,选择性的病例可达满意效果,应该说物理的技术与临床医疗的结合是医学发展的方向之一,严格的说,这也是手术疗法的一个分支, 3、手术疗法 结扎疗法 :痔病、直肠内脱垂最具价值的传统疗法,由此衍生的外剥内扎、分段结扎、、套扎等十多种术式,成熟方法,近远期疗效满意,迄今仍是痔治疗最有价值和安全有效的方法,二级以上医院肛肠科常规开展,随着术式不断改良,并发症控制、疼痛控制、远期治愈率、肛门功能保护几近完善。RPH、PPH、多普勒下痔动脉结扎、铜离子治疗仪等等:这些治疗手段各具特点,各有不同的适应症,是二级以上医院肛肠科常规项目之一,患者需要了解这些方法是不断淘汰不断改进的治疗手段,并非独创无可替代的方法,针对选择性选择性治疗,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进行选择,应严格把握适应症。

3,能就肛肠疾病的保健给患者提些建议吗?

  答: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更加关注健康,更加关注生活质量和疾病的预防,这和中医的“治未病”的观念是一致的。肛肠疾病的预防主要有:1、在饮食方面,不偏食,多吃些含纤维素的东西,如芹菜、木耳等;2、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有些人一上洗手间就拿本书,一蹲就是半小时,这个习惯不好,;3、多做运动避免久坐久站。4,多喝水可以缓解便秘。当然,这些都需要长期坚持。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