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别让不稳定型心绞痛变为心肌梗死

2019年03月07日 9402人阅读

春节期间,任大爷的孝顺儿子带着他到外地去旅游了一趟,回家后着实有点儿累了。北京又下了一场雪,气温骤降,任大爷就觉着哪儿都不舒服。这不,睡到半夜,任大爷开始感到胸部像被石头压着一样,又痛又憋。幸好儿子听到父亲房中有响动,过来一看,发现他已经从床上滚到了地上,急忙就拨打了 120,将父亲送进了医院。经过医生的抢救,终于转危为安。医生说,这是一种被称为急性冠状动脉功能不全的心绞痛发作。


什么是急性冠状动脉功能不全的心绞痛呢?

这种心绞痛也称为中间综合征,是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一种。这种心绞痛常常在夜间睡眠时发作,疼痛时间可长达 30~60 分钟,甚至更长,虽然没有发生心肌梗塞,却常常是心肌梗塞的前奏。


不稳定型心绞痛发病的病人常多为 50~80 岁的老年人,多有高血压(并伴有睡眠差)、高胆固醇血症(表现为肥胖)、糖尿病(或糖耐量异常)等疾病的病史;也与家族史有关。其病情可因病程的延长,发作时间、发作间隔时间的变短,呈进行性加重,疼痛常放射至左肩、左臂内侧达无名指和小指,或至颈、咽或下颌部。发作反复、频繁。心电图常见 ST 段压低,出现暂时性的心肌缺血的表现。因此,早期对其正确积极的治疗及精心细致的护理,是治疗及提高生命质量的关键。


避免诱发因素

日常生活中要避免诱发心绞痛的因素,如疲劳、情绪激动、精神紧张、环境噪杂,或寒冷、体位突然改变、进食过饱、饮食过甜过咸等。


注意休息

避免劳累,体力活动可增加心脏负担,增加心肌耗氧量。发病初期休息是治疗的关键。患有鼾症,甚至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老年人应及时治疗或矫治打鼾。


饮食

进食清淡、富含维生素、优质蛋白质及纤维素的食物,进食不宜过快过饱,可少食多餐,饮食不宜过咸。有关研究表明,因肥胖、高血压、高脂血症、高胰岛素血症引起的糖耐量异常,局部炎症细胞的浸润以及全身性炎症,是导致冠心病心绞痛发病的最主要原因之一,故限制甜食及高脂饮食,并应忌烟酒。


调整日常生活习惯

根据病情进行活动,如打太极拳、散步等,有助于促进侧支循环的发展,提高体力活动的耐受量,改善症状。改变体位时行动应缓慢,如起床时应做到“三个1分钟”:睁眼后先躺1分钟再在原处坐起,坐起1分钟后方可移至床边,待1分钟后下地行走。保持大便通畅,按时排便,若大便硬结可用开塞露20毫升注入肛管,但严禁用力排便、导泻或行高压灌肠(清洁灌肠)等,因为这样容易出现心输出量骤然增加,心肌缺血缺氧诱发不稳定型心绞痛发生。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