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特发性震颤发病症状年龄

2020年09月04日 457人阅读

特发性震颤症状
特发性震颤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运动障碍性疾病,发病原因并不是特别的明确,主要还是与遗传因素有关系,因为大部分患者都是有家族史,在临床上可以表现为上肢头部,腿和躯干,面部肌肉的一些震颤的症状。部分患者都不需要进行治疗,只有一小部分的患者需要进行处理,可以通过用药或者是应用脑起搏器等方法进行治疗,可以有效的控制临床症状。

特发性震颤(essentialtremor,ET)是最常见的运动障碍性疾病,主要为手、头部及身体其他部位的姿位性和运动性震颤。特发性震颤具有相互矛盾的临床本质,一方面这是一种轻微的单症状疾病,另一方面,又是常见的进展性疾病,有显著的临床变异。本病的震颤,在注意力集中、精神紧张、疲劳、饥饿时加重,多数病例在饮酒后暂时消失,次日加重,这也是特发性震颤的临床特征。

特发性震颤病因并不清楚,易与其他疾病产生的震颤混淆。特发性震颤的危害部分特发性震颤老年患者有言语障碍,患者存在肌张力障碍者占6%~47%。姿位性震颤在肌张力障碍中也很普遍,特别是书写痉挛,而在肌张力障碍中,有7%~23%伴发特发性震颤痉挛性斜颈,常伴有头部和躯干震颤表现,在特发性震颤家族中少数成员还可以发现其他运动障碍性疾病,如抽动秽语综合征和不安腿综合征。

确诊的特发性震颤患者中存在典型偏头痛的情况很普遍。震颤在发病10~20年后会影响活动,随年龄增长严重程度增加,以致完成精细活动的能力受到损害至发病后第6个10年达到高峰。86%的患者至60~70岁可影响社会活动和生活能力,包括书写饮水进食、穿衣、言语和操作。震颤幅度越大对活动能力的影响也越大。

特发性震颤发病年龄典型的特发性震颤在儿童青少年中老年中均可发现。对起病的高峰年龄有两种观点:一种认为起病年龄的分布为双峰特征,即在20~30岁和50~60岁这两个年龄段,另一种观点认为特发性震颤很少在少年发病,随着年龄增长发病人数增加,平均起病年龄37~47岁。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