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垂体泌乳素腺瘤,不用开刀就能治的脑瘤

2022年04月18日 8983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垂体泌乳素腺瘤出现了以下症状,可以首先考虑药物治疗。

  1. 不孕不育

  2. 肿瘤引起神经系统症状(尤其是视力缺失)

  3. 烦人的泌乳

  4. 长期的性腺功能低下

  5. 青春期发育改变

  6. 预防妇女由于性腺功能低下引起的骨质疏松

  7. 轻度的高催乳素血症,月经规则,想怀孕的妇女需要治疗。


多巴胺激动剂是患者的首选治疗药物,目前主要有溴隐亭和卡麦角林

  1. 溴隐亭:服用方法:溴隐亭(2.5mg /片)治疗的初始剂量为0.625-1.25mg/d,建议晚上睡前跟点心口服。每周间隔增加1.25mg直至达到2片/d或3片/d。通过缓慢加量计划和睡前跟点心同服的方法来减少上胃肠道不适和直立性低血压的不良反应。7.5mg/d为有效治疗剂量,如果肿瘤体积和PRL控制不理想,则可以逐步加量至15 mg/d。继续加量并不能进一步改善治疗效果。因此,不建议15 mg以上的大剂量,而是建议改为卡麦角林治疗。由于溴隐亭已经证实其安全有效,且价格相对便宜,在我国大部分医疗部门可以提供,因此溴隐亭为我国推荐治疗催乳素腺瘤的首选药物。

  2. 卡麦角林:服用方法:0.5mg /片的初始治疗剂量为,每周0.25 -0.5mg,剂量每月增加0.25-0.5 mg直到PRL正常,很少需要剂量超过每周3 mg。对比溴隐亭,卡麦角林服用更方便,患者的耐受性更好,对溴隐亭耐药的患者可选用卡麦角林治疗。

  3. 药物不良反应:溴隐亭的不良反应包括:头痛、头晕,恶心、呕吐、消化性溃疡等消化道症状,鼻腔充血,便秘,体 位性低血压,严重的患者甚至会出现休克表现;乏力、焦虑、抑郁、酒精不能耐受;药物诱发垂体瘤卒中。卡麦角林的不良反应同溴隐亭,消化道不良反应比溴隐亭轻,其他包括精神疾病,潜在的心脏瓣膜病。

临床上治疗微腺瘤的首要目的是保留性腺功能和生育功能,而药物治疗能显著有效地达到这一目的,即药物能有效得控制泌乳素水平,而且经过长期有效药物治疗,微腺瘤经常缩小,有时会消失。

大腺瘤患者,除控制泌乳素水平、保留垂体功能之外,还要缩小肿瘤体积以改善临床症状。除了急性肿瘤卒中诱发视力急剧下降需要急诊手术减压之外,药物仍然是绝大多数催乳素大或巨大腺瘤患者的首选治疗。对于敏感病例,开始药物治疗后1或2周内即可以使PRL水平迅速下降,同时肿瘤明显缩小,视力改善。在一些耐药病例,药物治疗几个月肿瘤体积也不会明显缩小。肿瘤的持续缩小乃至消失需要几个月或甚至几年的时间。药物治疗后需要定期复查MRI复查,开始治疗后的3个月1次,之后半年复查1次,以后可以间隔长一些。治疗的目的是泌乳素水平尽量控制在正常水平,最好是降低PRL水平到可能的最低值。即便下降到正常范围,仍需服用足量的药物用以进一步缩小肿瘤体积。当泌乳素水平保持正常至少两年,肿瘤体积缩小超过50%,才考虑药物逐步减量。然而,停止治疗可导致肿瘤的增大和高催乳素血症的复发。因此,对大或者巨大腺瘤患者药物减量或停用后必需进行严密随访。


溴隐亭可以使80%~90的垂体微腺瘤以及70%的垂体大腺瘤患者血清泌乳素水平恢复正常。使大多数肿瘤体积缩小。

卡麦角林更有效,耐受性更好。服用方便。可以使80%~90的垂体腺瘤泌乳素水平恢复正常。随着肿瘤体积的增大,泌乳素正常率相应减低。

如果溴隐亭耐药,改用卡麦角林后,80%的患者的泌乳素仍可恢复正常。


什么时候停药?

微腺瘤:如果泌乳素正常,瘤体消失,月经恢复,在维持一年或数年后可谨慎停药。

大腺瘤:主张终身服药。当秘乳素水平保持正常,至少两年肿瘤体积缩小超过50%。才考虑药物逐渐减量。低剂量维持一年以上。部分病人可能成功停药。但如果肿瘤继续增长,泌乳素水平升高,则需要恢复服药。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