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基层医生翻译一篇文章,究竟要过多少坎?

2020年01月12日 8791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作为一名基层医生,单凭在医学院校里学到的那些东西是远远不够的。然而,走出校门之后,在单位工作相当长时间内,要想提高业务水平不外乎几个渠道: 跟着科里的前辈和同事们学习;看看国内的专业杂志,了解国内本专业的发展趋势;参加国内学术会议,了解本专业的国内学术水平;阅读国外专业杂志,了解国外学术动态。


但是,对于一个刚刚毕业的大学生来说,尤其是在基层医院工作,参加会议的机会一般很少,想要了解国际学术动态几乎是不可能的。

 

我于19888月参加工作,1994年有幸到上海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CT室进修学习。在进修期间,我才有了到第二军医大学图书馆查阅资料的学习机会。记得,当时我第一次踏进图书馆大门的时候,没有想到图书馆竟然有那么大,其中的外文图书资料居然会有那么多!

 

那时候,手里拿起厚厚的一本原版英文杂志,也只能浏览一下文章里面精彩的影像图片,根本没有能力看懂那些文章。但是,通过那次进修学习,让我萌发出一种想要阅读英文专业文献的欲望 

进修学习结束之后,得知山西广播电视大学阳泉分校,刚刚开设了英语专业大专班,我便毫不犹豫就报名了,主要目的就是想补补自己的英语基础。记得,那个英语班刚开始有40多人报名,中间有好多人没有坚持下来,到毕业的时候只剩下十几个人了。

后来,我开始查看影像专业英文资料,并且尝试着在阅读的基础上把文献尽可能翻译出来,再给编辑部投稿,希望能够发表,让更多的人了解学习 。然而,在当时的条件下,面临的第一个困难是英文专业文献去哪里找?


一开始,我只能利用开会学习或者外出会诊病人的机会,到北京上海的大图书馆复印外文文献资料。后来,得到院领导的支持,医院图书馆特地为影像、骨科等少数几个专业科室订阅了英文版专业杂志,这算是彻底解决了文来源问题。试想一想,那个时候坐在阳煤集团总医院的图书馆里,就可以免费浏览到国外的专业文献资料,不能不说是一件很惬意的事。

(这是原版的美国放射学杂志)


接下来,我经常利用业余时间来学习翻译外文资料。一开始,并没有想象中那样顺利,困难主要有几个方面:医学专业词汇掌握的少,文献里面遇到的生字非常多;缺少翻译技巧,常常用词不够准确,斟酌起来非常困难;选择翻译的文献题目没有方向,投稿不知道是否适合编辑部的要求。

 

面对以上困难,我并没有气馁,凭着农民家庭出身特有的一种精神,一不怕苦,二不怕累,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逐渐积累,情况一步步好转起来。我先后在《国外医学.临床放射学分册》杂志上发表了10余篇译文。这个杂志是专门发表国外杂志最新文献翻译资料的期刊。翻译人员一般是硕士生、博士生,或者是各个大医院的专家教授。像我这样基层医院的医生翻译文章能够发表,在当时来说还比较少。在翻译学习的过程中,我不仅提高了英语翻译水平,学到了先进的影像专业知识,而且还结识了许多老师,开阔了视野,为后来的专业发展奠定了基础。

 


翻译文章,概括来说有几个步骤:

1.选题:需要查阅国外期刊发表的最新文章,筛选和自己专业特长有关,又感兴趣的内容,最后确定要翻译的外文文章。


2.通读原文:这是翻译的基础,也是翻译最重要的一步。在这个过程中,令人头痛的是,英文单词的字面意思常常和文章的本意不一致,不能够进行直接翻译,需要自己结合文章内容来意会。在基层医院,自己身边又没有导师来帮助你,只能够依靠自己苦思冥想,字斟句酌来反复推敲。如果是研究生翻译的话,有问题可以直接问问导师就轻松多了。


3.提炼精华:一篇文献通读之后,还需要把其中最核心,最精华部分归纳总结出来,编辑成为文摘或者编译形式才能投稿。这需要有一定的语言组织能力,和相当的专业知识基础才能做到。比如说编译类文章,不仅要把一组文献资料中的每一篇文章内容吃透,还需要把几篇文献的相同观点,主要内容,不同之处等等有机地柔和到一起,再用简明扼要,通俗易懂的文字呈现出来,大家才喜欢看。


4.校对投稿:文章翻译好之后,要经过上级医院的资深老师进行审校才能投稿。开始的时候,我周围没有审校老师,就如实和编辑部说明情况,编辑部会选择专家帮助我进行校对,这一来就解决了我的另一个难题。后来是我在上海进修学习时认识的王培军老师亲自给我校对,这对我翻译水平的提高很有帮助。


5.出版发表:文章翻译出来之后,就如同待嫁的姑娘,时刻准备“出嫁”。每当我把翻译好的文章寄到杂志编辑部之后,接下来就是漫长的等待过程。每天会关注着收发室有没有自己的挂号信。这个过程充满希望,也充满期待。一旦文章被录用之后,拿到邮寄来的杂志,翻开自己写的文章,凝视着自己的名字,足足不下三分钟,一种满满的成就感油然而生!就这样,坚持了几年之后,我成了当时阳煤集团总医院在《国外医学.放射学分册》发表译文数量最多的人,而且这个记录一直保持到现在。


随着医学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现在医学生的素质有了很大提升,绝大多数的医务人员英文基础都比较好,尤其是硕士生、博士生,阅读英文文献资料就更方便了以上所说的那些“坎自然也就不是什么问题了 真所谓“难者不会,会者不难”,如是而已。


翻译学习体会


通过翻译英文专业文献,我不仅锻炼了自己咬文嚼字的能力,归纳总结的能力,还能够了解国外最新的专业进展情况。因此,自己心里亮堂了, 自信心提高了,为今后自己专业生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比如说,自己准备写一篇文章,就可以先检索一下国内外文献,看看最近有没有相似的文章发表,如果有,可以进一步看看国外文献最新的观点是什么,然后再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进行总结,一篇论文就自然而然写出来了。


下面这篇华牌文章,我就是通过这种方式,先把相关文献翻译成编译文章在《国外医学.放射学分册》上发表,然后结合我院的实际病例写了一篇相关的经验总结,一次投稿就被《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录用发表了。



有了这个基础,后来进行科研选题立项,文献检索,评审鉴定等也就是水到渠成的事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