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什么是地图舌

2020年09月23日 8160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让婴儿坐着用匙子喂粥、鸡蛋时,母亲就有机会看到婴儿的舌头。当某一天突然发现婴儿舌头上长出“地图”模样的东西时,母亲就会大吃一惊。那是因为在白舌苔似的大陆上出现了类似湖泊海湾样的红舌肉。这就是所谓的“地图舌”。
  地图舌是一种多见于儿童,特别是婴幼儿的舌黏膜疾患,是由于舌黏膜上皮(丝状乳头)暂时性剥脱消失所致。其表现为丝状乳头剥脱后,遗留红色、光滑而干燥的舌面,其边缘灰黄色,微隆起,界限清楚。剥脱区域可逐渐扩大,向周围蔓延,有时几个小的剥脱区可相互融合,呈现为不规则的“地图状”,故称“地图舌”。由于丝状乳头边剥脱、边修复,因此地图的形状经常变化,似在“游走”。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儿科王新良
  出现地图舌的宝宝多半体质比较弱,与疲劳、营养缺乏、消化功能不良、肠寄生虫、B族维生素缺乏有关。地图舌一般在宝宝2~3个月时就已出现了,地图舌病变表浅,深部组织不受影响,宝宝多无不适感觉,亦无疼痛、流涎或其他口炎症状,对健康无多大影响,不影响生长发育,无特殊疗法。由于丝状乳头可自行修复,所以病变有时可以完全恢复正常,但又可复发,虽然病程较久,甚至可达数年,但总的趋势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自愈。
  发生地图舌后,应注意口腔卫生,适当地给予口腔清洗,症状明显时可用金霉素甘油涂布,服用B族维生素及锌剂也有一定疗效。

摘自《0-1宝宝养育天天读》,河北人民出版社,2005年,王新良主编

当前浏览器不支持播放视频,建议使用火狐或者谷歌浏览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