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影像医生读片的三个境界

2019年01月19日 8324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人们到医院看病,免不了要透视照相、做个CT、核磁共振等影像检查。但是,常常令老百姓苦恼的是:拿着同一份影像片子,让不同医生看,会给出不同的诊断结论,找的人越多,心里感觉越没有底。

 

之所以出现这种“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情况,总的来说与阅片医生所从事的专业,个人经验以及思维方式等有很大关系。 比方说,影像医生在读片的过程中就会有三个境界:

 

第一个境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一般来说,刚刚走出医学院校进入到临床工作的影像科医生,对于疾病的影像诊断还处于初级阶段,需要一个经验积累的过程,看片写报告就像是儿童“看图识字”一样,今天学一个,明天学三个。经过一段时间的积累,才能够对常见病、多发病的典型影像学表现基本掌握。

 

处于这个阶段的影像科医生,对疾病的诊断主要是依据影像表现,俗称”片子医生“,典型的特征是“看什么像什么” 。有的人甚至会觉得自己“什么都知道了”,误认为影像诊断原来就这么简单 。殊不知,有许多疾病可能会出现相同的影像表现,鉴别起来非常困难,这叫做“异病同影”。

 

比如说,急性脑出血,在螺旋CT上表现为高密度,看一次就会留下深刻印象。对于初学者来说,感觉这太简单了,“一看见CT上有高密度就知道是脑出血”,甚至会产生“只要是高密度,就是脑出血”这样一种错误的认知。

 

事实上,头颅CT上表现为高密度的疾病有好多种,有时候你看到的“高密度“仅仅是一种表象,本质上是另外一种疾病导致的结果。比如:脑瘤内出血,静脉窦血栓导致的脑出血,脑血管畸形,等等。

 

第二个境界:“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

 

影像科医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知识也积累到了一定程度之后,了解和掌握的疾病种类越来越多,反而会感觉到原本很简单的一种疾病,写报告的时候却感觉”既像是这个病,又像是另外一种“,常常会举棋不定,心里没底,诊断结论自然会出现模棱两可。

 

究其原因,处于这个阶段的医生,虽然掌握了一定的影像知识,也知道同一种疾病在不同发展阶段就诊其影像表现是不一样的,这叫做”同病异影“。也知道不同的疾病,会出现相同的影像学表现,这叫做“异病同影”。但是,具体到某一个病例的时候,自己却没有把握对每种疾病的鉴别诊断要点吃透,所以才会出现“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的现象。 

 

这说明,一个医生要想通过一份影像片子,”拨云见雾,去伪存真“得出正确的诊断结论,除了掌握足够的影像、病理解剖知识之外,还需要掌握相关的临床知识,才能对疾病进行有效鉴别,否则极容易陷入就事论事,似是而非的怪圈。

 

第三个境界:“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这个阶段的影像科医生,已经积累了相当的临床实践经验,不仅对影像学知识了如指掌,而且对相关的解剖病理知识也很熟悉,同时对于疾病的临床表现更有所了解,因此,工作起来会感觉到得心应手。更为主要的是,有经验的影像科医生,在读片写报告的时候,除了详细阅读片子之外,还会详细了解病史,参考病人相关的化验结果和影像检查,然后进行综合分析判断,鉴别诊断,最后才得出诊断结论。这种“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的功夫,表面上是在看片,其实质是一种综合分析判断能力的具体体现。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