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来看看吧,辨明体质原来跟我们关系这么大

2017年08月16日 20923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魏 升 宁波市中医院

大家好。今天我们来聊聊体质与我们健康的关系。中医学认为,健康状态应为“阴平阳秘”,这是一种动态的、相对的平衡。这种平衡是体内外各种因素相互作用,在机体内自稳调节作用下达到内环境与外环境和谐统一的结果。中医体质学认为,不同体质类型的人,体内阴阳气血盛衰不同,对致病因素的反应及发病的阈值也各不相同。因此,在受到某种致病因素的刺激后,是否形成亚健康状态、形成后能否发病,或是否能自行缓解,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自身的体质类型。


《内经》认为,体质既秉承于先天,亦关系于后天。体质的稳定性由相似的遗传背景形成,年龄、性别等因素也可使体重表现出一定的稳定性。然而,体质的稳定性是相对的,由于每一个体在生长壮老的生命过程中,因受环境、精神、营养、锻炼、疾病等内外环境中诸多因素的影响,而使体质发生变化,从而使得体质只具体相对的稳定性,同时具有动态可变性。药物及相关治疗方法可纠正机体阴阳、气血、津液失衡,是体质可调的实践基础。在生理情况下,针对各种体质及早采取相应措施,纠正或改善某些体质的偏驳,以减少体质对疾病的易感性,可以预约疾病或延缓发病。       

                        



目前,中医体质学比较公认的是将人归纳为九种基本体质。分别有: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血瘀质、气郁质、特禀质。除平和质外,其余八种又称为偏驳体质。此外,体质与性别也有密切的联系。男女有别,由于男女在形态结构、生理功能、物质代谢及遗传方面的差异,形成了男女不同的体质特征。女性体质:女子以血为本,有余于气,不足于血;女子以肝为先天,主冲任二脉;女子多愁善感,易发情志疾病。男性体质:“男子以阳为主,则阳胜乎阴”,故易患阳证、热证、如高血压、心脏病、秃头等,病情反应也较女性激烈;另男性以肾精为本,精气易泄,易亏,其养生贵在节制房事以养其精,不可“以欲竭其精”。


体质是人类生命活动的重要表现形式,它与健康和疾病密切相关。目前,亦比较提倡辨体-辨病-辩证诊疗模式,该模式是以体质、疾病、证候之间的内在联系为前提,将辨体、辨病、辩证相结合,进行综合运用的一种临床模式。其中,辨体论治则是指在疾病的治疗过程中,在确定治疗方案时应充分考虑到体质的差异对疾病的产生、发展、预后及治疗方案的影响。亦即体质的差异应体现在方剂、药物的选择与剂量上,实施个体化治疗。此外,辨体论证方法对与体质因素具有相关性的疾病诊治具有优势与特色,如遗传性疾病、代谢性疾病、过敏性疾病、先天性疾病、免疫性疾病、心身疾病等。某些特色体质类型是相关疾病发生的主要因素,如痰湿质与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冠心病、肥胖症等疾病均有相关性,改善体质能够获得明显疗效。同时,辨体施方,以人为本,是重要的防治原则;“方为人所用”,“方为人所宜”,是辨体用方的出发点。


最后,我简要概况一下偏驳体质的特点及辨体用方的情况,希望能给大家提供指导帮助。


气虚质,表现为元气不足,以疲乏、气短、自汗等气虚等,性格内向、不喜冒险,肌肉松软不实,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不耐受风、寒、暑、湿邪。发病倾向:易患感冒、内脏下垂等病;病后康复缓慢。


气虚体质辨体用方:培补元气,补气健脾。代表方为四君子汤、补中益气汤等。常用药物有党参、黄芪、白术、茯苓、甘草、陈皮、大枣等。临床加减:“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的原则,选用党参、黄芪、甘草调治气虚体质的主药。由于“气之根在肾”,因此,可酌加菟丝子、五味子、枸杞等益肾填精。若偏肺气虚者,常反复出现咳嗽、哮喘等病变,即所谓肌肉不坚固则腠理疏松。善病风者,可选用玉屏风散而重用黄芪,酌加益肾气之淫羊藿、熟地黄等。


阳虚质,阳气不足,以畏寒怕冷、手足不温等虚寒表现为主要特征。性格多沉静、内向,肌肉松软不实,耐夏不耐冬;易感风、寒、湿邪;易患痰饮、肿胀、泄泻等病;感邪易从寒化。


阳性体质辨体用方:补肾温阳,益火之源。代表方为金匮肾气丸、右归丸、还少丹等。常用药物有熟地黄、山药、山茱萸、枸杞、菟丝子、杜仲、鹿角胶附子、肉桂等。临床加减:温壮元阳药物,实有温阳瘀补火之别。前者附子、肉桂辛热补火如夏日之烈;后者巴戟天、淫羊藿、补骨脂温阳,有如春日之暖。



阴虚质,阴液亏少,以口燥咽干、手足心热等虚热表现为主要特征。耐冬不耐夏;不耐受暑、热、燥邪。易患虚劳、失精、不寐等病;感邪易从热化。


辨体用方:滋补肾阴,壮水制火。代表方为六味地黄丸、大补阴丸等。常用药物有熟地、山药、山茱萸、牡丹皮、茯苓、泽泻、桑葚、女贞子等。临证加减:精亏者宜益肾填精为主,如六味地黄丸或左归丸等;阴血亏虚者宜养血为主,如当归补血汤或四物汤之类;津亏者宜养肺胃之津,兼以益肾,药如百合、沙参、麦冬、玉竹、生地等。


痰湿质,痰湿凝聚,以形体肥胖、腹部肥满、口黏苔腻等痰湿表现为主要特征。大多体形肥胖,腹部肥满松软;性格偏温和、稳重,多善于忍耐;易患消渴、中风、胸痹等病。对梅雨季节及湿重环境适应能力差。


痰湿体质辨体用药:健脾利湿,化痰泄浊。代表方为参苓白术散,降浊合剂等,常用药物有党参、白术、茯苓、炙甘草、山药、扁豆、薏苡仁、砂仁、莲子肉、陈皮、紫苏、白芥子等。临床加减:痰湿体质肥胖者,可加升清醒脾之荷叶、苍术等;痰浊阻肺者,可用三子养亲汤,方中莱菔子、白芥子、紫苏子不但化痰肃肺,且能降脂减肥,也可加入冬瓜皮,以助改善痰湿体质;对水浊内留者可用泽泻、猪苓等。


湿热质,湿热内蕴,以面垢油光、口苦、苔黄腻等湿热表现为主要特征。形体中等或偏瘦。容易心烦急躁。易患疮疖、黄疸、热淋等病。对夏末秋初湿热气候,湿重或气温偏高环境较难适应。


湿热体质辨体用方:调体法则:分消湿浊,清泄伏火。调体方药:代表方为泄黄散、龙胆泻肝汤、甘露消毒饮等,常用药物有藿香、栀子、石膏、甘草、防风、龙胆、当归、茵陈、大黄、贝母、茯苓、泽泻等。当然要根据个人不同情况辨证论治,临证加减。肺热明显,易生痤疮,可选用枇杷清肺饮,药用枇杷叶、桑白皮、黄芩、麦冬;若易口舌生疮,胃火较盛者,可选用清胃散加减,药用,升麻、黄连、当归、生地、牡丹皮等;若夏日感受暑热者,选用六一散加西瓜脆皮,解暑化湿以调体。




血瘀质,血行不畅,以肤色晦黯、舌质紫黯等血瘀表现为主要特征。易烦,健忘。易患症瘕及痛证、血证等。不耐受寒邪。


血瘀体质辨体用药:活血,梳利通络。代表方为桃红四物汤,大黄蛰虫丸等。常用药物有桃仁、红花、当归、生地、赤芍、川芎、牡丹皮、茜草、丹参、山楂等。临证加减:胸闷者,选用血府逐瘀痰加减;药用柴胡、桔梗、牛膝等;瘀血头痛、眩晕者,重用川芎、酌加葛根、全蝎等;若有癥积者,可选用茯苓丸加减,或破瘀及虫类药,三棱、莪术、土鳖虫等。


气郁质,气机郁滞,以神情抑郁、忧虑脆弱等气郁表现为主要特征。形体瘦者为多;性格内向不稳定、敏感多虑;易患脏躁、梅核气、百合病及郁证等。对精神刺激适应能力较差;不适应阴雨天气。


气郁体质辨体用药,疏肝行气,开其郁结。代表方为逍遥散、柴胡疏肝散、越鞠丸等,常用药物有柴胡、陈皮、川芎、香附、枳壳、白芍、甘草、当归、薄荷等。临证加减:气郁体质者多兼血郁、痰郁、火郁、湿郁、但以气郁为先导,临证总以柴胡、香附、枳壳等行气药为主、血郁加丹参、桃仁;痰郁加半夏、竹茹;火郁加连翘、栀子;湿郁加苍术、厚朴;食郁加神曲、山楂。


特禀质 (I),过敏体质者一般无特殊,易患哮喘、荨麻疹、花粉症及药物过敏等;遗传性疾病如血友病、先天愚型等;胎传性疾病如五迟(立迟、行迟、发迟、齿迟和语迟)、五软(头软、项软、手足软、肌肉软、口软)、解颅、胎惊等。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适应能力差,如过敏体质者对易致过敏季节适应能力差,易引发宿疾。


特禀体质辨体用药,调整过敏体质的代表方为玉屏风散、消风散、过敏煎等。常用药物有黄芪、白术、荆芥、防风、蝉蜕、益母草、当归、生地黄、牡丹皮等。若鼻流清涕,目痒鼻塞者,以清肺消风为主,可选用玉屏风散合麻杏石甘汤加细辛、黄芩、百合等。若皮肤风疹,湿胜血热者,可用消风散加徐长卿、紫草、赤芍等。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