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如何用艾灸治疗胃痛

2016年10月21日 5390人阅读

胃痛,又称为胃脘痛,是指胃脘部近心窝处经常发生疼痛。临床上以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多见。主要表现为空腹痛或是餐后上腹饱胀疼痛。除了药物治疗外,艾灸治疗也有一定效果。艾灸疗法适应范围十分广泛,在中国古代是主要治疗疾病的手段:它有温阳补气、温经通络、消瘀散结、补中益气的作用。专家认为:胃脘痛灸治当以中脘、足三里穴为主,肝气犯胃的加期门穴,脾胃虚寒加胃俞穴。下面介绍具体内容:足三里穴犊鼻穴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处。

主治:胃痛,腹痛,腹胀,消化不良。灸法:艾条灸5~15分钟,艾罐灸20~30分钟。艾灸足三里穴能使胃痉挛趋于弛缓,胃蠕动强者趋于减弱;又能使胃蠕动弱者立即增强,胃不蠕动者开始蠕动。因此,除胃溃疡出血、穿孔、胃癌等重症,应及时采取措施或外科治疗外,其他不论什么原因所致的胃痛,包括现代医学中的急、慢性胃炎和胃、十二指肠溃疡病及胃神经官能症等,若以胃脘疼痛为主者,用本法艾灸,均能立时止痛。中脘穴腹部正中线,脐上4寸处。主治:胃痛,反胃吞酸,呕吐,消化不良灸法:艾条灸5~15分钟,艾罐灸20~30分钟。期门穴在胸部,当乳头直下方,第六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4寸。

主治:胸肋疼痛,乳腺炎。《中华针灸学》说:“主治肋下积气,伤寒心痛,呕酸。”灸法:艾条灸3~5分钟,艾罐灸10~15分钟。特效反射在手掌第四掌骨和钩骨的交界处。主治:胃下垂,胃炎,胃痉挛,十二指肠溃疡。灸法:艾条灸10~15分钟。注意:灸疗期间忌食辛辣生冷刺激之物,艾火与皮肤的距离,以受灸者能忍受的最大热度为佳。注意不可灼伤皮肤。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