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简单易学,5个动作,教您养好腰!

2018年12月08日 3716人阅读

腰椎肌群的作用


腰部的肌肉是腰椎活动的动力结构,借助各肌的相互配合作用,使腰椎产生屈、伸、侧弯、旋转运动。


在直立的时候,各肌肉的张力可协助韧带维持腰椎处于静力平衡状态。在腰椎活动时,则可协助韧带维持腰部稳定于特定状态。因而不论静止或运动,肌肉的运动都是不可缺少的。

所以,某一肌群功能出现问题,比如慢性劳损、外伤、炎症,都会打破这一平衡,久而久之,出现慢性腰痛,甚至继续加重,导致腰椎间盘突出神经受压,需要住院治疗。


如何锻炼腰椎肌群


腰背部肌肉是维持腰椎稳定性的重要结构之一,加强项腰背部肌肉的锻炼,有助于维持及增强腰椎的稳定性,从而延缓腰椎劳损退变的进程,可以有效地预防急慢性腰部损伤和腰痛的发生。


1五点支撑法

适用于腰背肌力量较弱或者肥胖者。


首先仰卧在床上,除去枕头并屈膝躺好;随后,患者需用双肘部及背部顶住床,腹部及臀部向上抬起,依靠头部、双肘部和双脚这五点支撑起整个身体的重量,保持3-5秒。


2三点支撑法



在五点支撑法的基础上将双上肢抬离床面,并持续3~5秒,然后腰部肌肉放松,放下臀部休息3~5秒为一个周期,连续做5~10次。


3飞燕式锻炼


每次10~15秒,可休息片刻,连续做5~10次。

不适合“小燕飞”练习的人群:脊椎前凸的人

脊椎前凸是腰椎弯曲弧度过大,且骨盆过度前倾的状况。这类人群的典型特点是:腰椎前凸,骨盆前倾,腹部凸出且松弛,臀部后拱。特别是有些爱穿高跟鞋的女性,给人一种视觉上前凸后翘的“错觉”,实际上这种姿势对腰椎的压力非常大,也对整个身体有严重的影响。

此种情况下,身体的重量负荷会从强壮、宽大、具有支撑性的椎体,转移至脊椎较脆弱的弓形部位,同时棘突彼此间的距离也会更近,这会使神经穿过的椎孔变窄,长期会对腰区的神经根产生压力,从而引发疼痛,若再做“小燕飞”等过分强化下背部肌肉的运动,会使腰椎曲度变的更大,腰椎承受的压力也会更大,久而久之可能会导致椎管狭窄等各种损伤。因此,应该重点强化使骨盆后倾的肌肉群,伸展竖脊肌等使骨盆前倾的肌肉群,这类人群不建议练习“小燕飞”的动作。


4凌空蹬车

平卧床,双下肢自然伸直,双侧肢体依次交换屈髋膝,凌空蹬足,动作要求协调自然,有蹬车实感、下肢紧绷感。


每分钟5~6次,单次运动约5~10分钟,推荐重点练习:腰椎疾病长时间卧床患者、脊柱手术康复患者、体弱久卧患者。


5单腿后伸抬高


单腿后伸抬高运动是一侧肢体后伸抬高,运动坚持约5~10秒 ,每分钟10次左右,单次运动10-15分钟左右,双脚交替进行。


锻炼的次数和强度因人而异,若锻炼后次日感到腰部酸痛、发僵等不适,应适当地减少锻炼的强度和频度,以免加重症状;锻炼时不要突然用力过猛,防止扭伤。注意:在腰腿痛急性发作时应当及时休息,停止练习,否则,可能使原有症状加重。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