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肺炎并心衰患儿的手术前准备和手术时机掌握

2016年07月18日 7288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对于常见的简单先心病(房缺、室缺、动脉导管未闭)患儿,经常是由于肺炎或者肺炎合并心衰而就诊的,这些孩子往往是心内分流比较大,需要早期手术,但是在合并肺炎&心衰的时候怎么掌握手术时机呢?尤其是肺炎比较难于控制的时候,经常听到有大夫讲心脏病不治疗肺炎肯定很难控制,但是合并肺炎的时候又不是手术最佳时机,这时候怎么决策呢?首先要知道,在肺部情况比较好的时候是最好的手术时机,即便是孩子肺炎比较重也要尽量控制感染,在控制后手术治疗,这是基本原则,对于实在难于控制的肺炎尤其是合并心衰的肺炎,可以按下述方法判断和治疗。

1.控制心衰  

⑴ 对左向右分流充血性心衰的婴幼儿,洋地黄类药物能增加心肌收缩力,减慢心率,提高心输出量而应用广泛。利尿剂可有效减轻容量负荷而成为常规用药。

⑵ 小剂量的β肾上腺素能药物可应用于重症心衰,以及对洋地黄反应不良的病儿。

⑶ 磷酸二酯酶Ⅲ的抑制剂:氨力农(Amrinone),米力农(Milrinone),它强心的同时不增加心肌耗氧,改善心肌收缩、舒张功能,降低肺血管阻力和体循环阻力,尤其适合瓣膜病变的病儿。

⑷ 对处于生理性贫血阶段的小婴儿,纠正贫血提高血细胞比容、升高Rp/Rs而减少左向右分流。

⑸ 对极重危病儿,术前应用特殊气体:氧气(O2)、一氧化氮(NO)、二氧化碳(CO2),调节体、肺血流量,和两者阻力和压力,及其重要。

⑹ 对气管插管病人采取保护性肺通气策略,以肺血多寡设定潮气量、吸气压力;合理给氧,监测动脉血气,使之维持较好的状态。

2以下指标作为手术时机参考参考:

⑴ 体温可有波动,但峰值呈下降趋势。术前48小时体温<38℃~38.5℃;

⑵ 白细胞总数下降,<15.0×109/L;

⑶ C反应蛋白(CRP)<10;

⑷ 胸片肺渗出改善,细湿罗音松散,但可以未完全吸收;

⑸ 空气或氧吸入时动脉血气分析改善或维持生存状态(75%-80%)。如在机械通气下,动脉血气基本正常或低氧血症改善;

⑹ 超声心动图:心室水平由双向分流(或右向左分流)转为左向右分流倾向;

⑺ 心脏形态、肝脏肿大、低体重等,不是手术反指征。

⑻ 其它脏器功能的评估: 先心病者伴有心脏外畸形约占25%,包括智力低下,代谢紊乱,呼吸道、消化道、肾、尿道畸形,肢端、脊柱畸形,中枢神经系统病变等症状,如严重者可影响心脏手术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