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胰岛素的用药观察要点、不良反应及处理措施

2016年12月20日 21953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胰岛素是一种蛋白质激素,由胰脏内的胰岛β细胞分泌。是机体内唯一降低血糖的激素,同时促进糖原、脂肪、蛋白质合成。胰岛素参与调节糖代谢,控制血糖平衡,可用于治疗糖尿病。胰岛素注射不会有成瘾和依赖性。

1、观察要点
(1)使用胰岛素前后严密监测血糖变化,以便及时调整胰岛素剂量。
(2)观察患者有无低血糖变化。
(3)观察注射胰岛素局部皮肤情况,防止感染。
(4)观察患者末梢循环及足部皮肤,防止糖尿病足。

2、不良反应:
(1)低血糖反应,最常见的副作用,尤其是无症状性低血糖,有可能在毫无前兆的情况下直接导致患者昏迷。不过II型糖尿病患者发生严重低血糖的可能性较小。
(2)疼痛,注射胰岛素会产生疼痛感。一般而言,胰岛素腹部皮下注射,疼痛感最小,且吸收稳定和注射方便。
(3)脂肪垫,由于长期在相同部位注射,胰岛素刺激皮下脂肪增生而形成脂肪垫。这种脂肪垫的存在,会影响局部胰岛素的吸收。
(4)胰岛素抗体,某些糖尿病患者在应用胰岛素治疗数月后,体内可产生胰岛素抗体,使胰岛素活性下降影响疗效,并导致胰岛素用量逐渐增加。
(5)体重增加,II型糖尿病患者连续使用胰岛素一段时间后,随着血糖得到控制,会发现体重常有所增加。
(6)水肿,用胰岛素控制血糖后4~6日可能发生水肿,多见于面部,也有可能出现在四肢等部位,大概与胰岛素促进肾小管重吸收钠有关,称为胰岛素性水肿。
(7)胰岛素脂肪萎缩,脂肪萎缩临床上较为少见,可分为先天性及获得性两种,注射胰岛素导致的脂肪萎缩属于后者。注射胰岛素的部位可出现皮下脂肪萎缩,形成不易察觉的小凹陷。
(8)胰岛素过敏,胰岛素引起过敏反应者并不多见,这种反应与胰岛素制剂中的杂质蛋白、患者个体差异以及免疫功能强弱有较大关系。

3、处理措施:
(1)如果出现低血糖反应,立即进食或补充糖类。
(2)严格按照剂量注射胰岛素,注射前应该准备好食物。
(3)长期注射胰岛素的患者,应该变换注射部位,以肚皮、三角肌、大腿内侧等部位轮流注射,防止感染及局部形成脂肪垫。
(4)严格消毒,避免感染。
(5)加强足部护理,每日温水泡脚,防止烫伤;以及穿宽松的鞋袜,保护足部皮肤。
(6)适当运动锻炼,防止运动过度而出现低血糖。
(7)定期测量体重,每周测量一次。
(8)按时监测空腹及餐后血糖变化,为胰岛素的用量提供依据。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