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风湿缠身怎么办?把握时机“冬病夏治”!

2017-07-07 来源:微医

夏天来了!烈日当头,闷热难耐,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夏天可能并不是那么美好。但是对于风湿病患者来说,夏天可能是风湿病症状最轻的季节,是治疗风湿病的黄金时期!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风湿病科茅建春主任告诉大家:风湿病“冬病夏治”,用对方法可以事半功倍!



风湿病是一大类疾病,现代医学意义上的风湿病包括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骨关节炎、骨质疏松、强直性脊柱炎、多发性肌炎和皮肌炎、硬皮病、红斑狼疮、痛风等多种与肌肉、关节、皮肤相关的疾病,属于中医“痹症”范畴。

中医学认为风湿病的发病包括内因和外因。由于季节气候异常、居住潮湿等导致的风、寒、湿、热之邪侵袭是风湿病发生发展的外因,而诸虚、正气不足是其发病的内在原因。

风湿病在临床上多以关节肌肉皮肤的红肿、疼痛、僵硬等为主要表现。



冬病夏治是我国传统中医的特色疗法,“冬病”就是在冬天易发的疾病,易发人群多为虚寒性体质,通常症状是:手脚冰凉、畏寒喜暖、怕风怕冷,神倦易困等。也就是阳气不足,身体被寒气侵袭,气血瘀阻。“夏治”是指在夏季阳气旺盛的时候对“冬病”进行治疗。


风湿病的病因病机很多,但主要还是由于正气虚弱,风寒湿等邪气入体。阳气虚的时候,抵御外邪的能力就会下降,冬季风寒湿邪之气较重,所以冬季风湿病易发病,病情易加重。夏季是一年中阳气最盛的,阳虚或者风寒湿邪较重的人到了夏季症状会减轻,如果这时再借助外力进行治疗,风湿病的治疗会事半功倍。

夏季可使风湿病症状减缓,但如果不加以注意,病情见缓就停止治疗,都会使得风湿病复发或加重,所以风湿病“夏治”不但有治疗作用,还有预防的意义。



“冬病夏治”适合阳气虚、寒气重、体质差、病程长的多种常见慢性风湿病:

1.  感受风寒、外伤,长期慢性肌肉劳损而受寒加重的风湿病;

2.  局部关节肌肉发凉,遇风寒加重,遇热则症状减轻的风湿病;

3.  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骨关节炎、妇女产后身痛等风湿病。



风湿病的“冬病夏治”,可通过内服汤药及夏季膏方,外用“三伏”穴位贴敷、中药定透、中药涂擦、中药熏蒸、针刺和艾灸等多样化方法治疗,其中膏方以及敷贴治疗最为普遍。


膏方是在大型复方汤剂的基础上,根据人的不同体质、不同临床表现而确立不同处方,经浓煎后掺入某些辅料而制成的一种稠厚状半流质或冻状剂型,是一种具有高级营养滋补和治疗预防综合作用的成药。

中医认为,风湿病多种关节炎的发生是由于人体肝肾亏虚,外感风寒湿邪所致。膏方以温补肝肾,散寒除湿,使得经络气血融会贯通,既可以减轻症状,又可以预防复发。

膏方进补注意事项:

1. 相对病情稳定的风湿病患者适宜膏方,疾病处于活动期不适宜进补。

2. 应用膏方时应结合患者体质、病情。

3. 大多数风湿病患者曾经或长期使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脾胃虚弱,使用膏方时需注意保护脾胃。



敷贴是采用无纺布的材料,将中药膏体涂抹于无纺布之上,贴于患者患处,通过皮肤的吸收作用,发挥药效,减轻患者伤痛。

风湿病的穴位敷贴疗法所选用药物均有祛风除湿、通经活络之功效。通过穴位经络或者局部给药,可以同时发挥药物和穴位的双重作用。夏季三伏为人体经络气血旺盛之时,此时配合穴位药物敷贴,可达到最佳疗效。

穴位敷贴使用注意事项:

1. 敷贴当日避免洗澡,不宜食用生冷、油腻、辛辣的食物。

2. 敷贴后可能出现局部皮肤发红、水泡,属于正常现象,但如果水泡过大、溃破,应停止敷贴进行处理。

3. 严重皮肤过敏者、疾病活动期患者、孕妇,不宜使用敷贴。




患者冬病夏治期间切记贪凉,治疗后不要直接吹冷风或进入空调房,因为此时毛孔大开,风寒湿邪容易进入体内,一定要特别注意保护腕、肘、肩、膝等部位。治疗以后不要马上洗澡,更不能贪凉用冷水洗头洗澡,洗头后应用干毛巾擦干,禁止直接对着电风扇或空调冷风长时间吹。


在饮食方面,治疗后需要饮用较平常多的温水,有助于排出体内毒素,但不能直接饮用冷水,避免喝浓茶,更不能喝冰水、食用冰西瓜、冷饮等。另外在治疗期间的饮食要稍清淡些,也不要过饥过饱。


在生活起居方面,患者宜保持平心静气,切忌大怒大劳,平时可以参加户外运动,但不要选择太过激烈的运动,可以散步、打太极拳等,每天坚持30分钟左右的锻炼时间,活络筋骨,保持气血流通,这样更有利于邪气的排出。



“冬病夏治”是中医因时制宜治疗和养生的方法,它集内治外治于一体,融药疗与理化刺激于一体,多位点调节身体功能。对于风湿病患者来说,“冬病夏治”能够有效地增强人体的抗病能力,减少发病几率,不但能够预防和减轻病痛之苦,而且对风湿病整体治疗也有重要作用。

根据自然界四时阴阳的消长,季节气候的特点,施行治疗与调养,使风湿病患者的阴阳始终处于一种动态平衡的状态,以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